抱朴子外篇 仁明卷第三十七 原文及白话文译文-(东晋)葛洪

2019-07-03
目录:> > >

【原文】抱朴子曰:门人共论仁明之先後,各据所见,乃以谘余。余告之曰:三光华象者乾也,厚载无穷者坤也,乾有仁而兼明,坤有仁而无明。卑高之数,不以邈乎!夫唯圣人,与天合德。故唐尧以钦明冠典,仲尼以明义首篇。明明在上,元首之尊称也。明哲保身,大雅之绝踪也。虫口月飞蠕动,亦能有仁。故其意爱弘于长育,哀伤著于啁噍。然赴阬阱而无猜,入罻罗而不觉。有仁无明,故并趋祸而攸失炽,潜景以易咀生,结栋宇以免巢穴,选禾稼以代毒烈,制衣裳以改裸饰。後舟楫以济不通,服牛马以息负步,序等威以镇祸乱,造器械以戒不虞,创书契以治百官,制礼律以肃风教,皆大明之所为,非偏人之所能辩也。夫心不违仁而明不经国,危亡之祸,无以杜遏,亦可知矣。

【译文】抱朴子说:弟子们一起讨论仁和明二者的先后顺序,各自坚持自己的见解,于是来问我。我告诉他们说:‘日月星三光能够垂示吉凶的征兆,这就是乾;大地能厚实地托载万物,这就是坤;乾有明也有仁,坤有仁但是没有明。卑下和高尚的道数不是很明显吗!只有圣人的道德,能与天道相合。所以唐尧被以“钦明”称颂于《书•尧典》之首,孔子把《开宗明义》作为《孝经》的第一篇。“明明在上”是对皇帝的尊敬称呼,“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使得《大雅》成为后代不再出现的作品。飞翔爬行的动物,也能够有仁,所以它的情谊爱心表现在哺育后代,哀伤之情体现于鸣叫中。但是掉进陷井而没有疑心,落入罗网而没有觉察,因而有仁而无明,所以都走向灾祸而丧失了生命。燃火熟食以代替生食,盖房屋以免于住巢穴,挑选谷物种植以代替有毒的东西,制作衣服来代替赤身露体的文身,运用船只来渡过江海,驾驭牛马来代替徒步背负之劳,安排等级的威仪来镇慑祸乱,制造武器来防备不测的灾祸,创立文字来治理百官,制定礼仪法律来整肃风俗教化,这些都是最英明圣人的所作所为,不是偏狭孤陋的人能够辨别得清的。所以如果心虽然不违背仁但明不足以治理国家,危机灭亡的灾祸仍然不能避免,也就可以知道了。

【原文】夫料盛衰于未兆,探机事于无形,指倚伏于理外,距浸润于根生者,明之功也。垂恻隐于昆虫,虽见犯而不校,睹觳觫而改牲,避行苇而不蹈者,仁之事也。尔则明者才也,行者行也。杀身成仁之行可力为,而至鉴玄测幽之明难亡假。精粗之分,居然殊矣。夫体不忍之仁,无臧否之明,则心惑伪真,神乱朱紫,思算不分,邪正不识。不远安危,则一身之不保,何暇立以济物乎!昔姬公非无友于之爱,而涕泣以灭亲;石石昔非无天性之慈,而割私以奉公。盖明见事体,不溺近情,遂为纯臣。以义断恩,舍仁用明,以计抑仁,仁可时废而明不可无也。汤武逆取顺守,诚不仁也。应天革命,以其明也。徐偃修仁以朝同班,外坠城池之险,内无戈甲之备,亡国破家,不明之祸也。

【译文】在事情还没有显示征兆时就预料兴盛还是衰败,在机密之事还没有发生时就探明关键,指明规律之外的祸福,从根本上杜绝谗言的渗透,都是“明”的功劳。对昆虫施以怜悯同情,即使受到冒犯也不计较,看到被宰杀前的恐惧就改换祭祀的牲畜,避开路边的芦苇而不践踏,这是“仁”的事情。这样说来,“明”是属于才能,而“仁”是属于品行。献出生命而达到仁这种行为可以靠努力去做到,而要达到洞察玄妙探测隐幽的“明”却难以随便地借助于什么。精深和粗浅的区别,是明显而悬殊的。如果心存不忍心的“仁”,而没有鉴察善恶的“明”,那么内心就会迷惑真与假,神志就会混淆于纯和杂,感情与策划不分,邪恶与正直不辨,不懂得安危,那么连自身都保不住,哪里还有空闲确立仁心帮助别人呢?过去周公并不是没有手足之情,但却流着泪杀了自己的兄弟;石碏并非没爱子的天性,可为了国家杀死了自已的儿子。大凡明白事理,不沉溺于亲情的人,就能成为最好的臣子;用正义断绝亲人的恩情,舍弃了“仁”而运用了“明”,用理智抑制了“仁”,“仁”有时可以放弃,而“明”是不能没有的。商汤和周武以叛逆夺取天下以顺人保守天下,实在是不仁的;但他们顺应天命以实施变革,这是运用了“明”。徐偃王以修仁政而让诸侯朝拜自己,可在外失去了城墙和护城河的险阻,在内没有武器甲胄的防备,导致国破家亡。这就是不明带来的祸患。

【原文】门人曰:仲尼叹“仁”为“任重而道远”,又云,“人而不仁如礼何!”“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孟子曰,“仁,宅也。”“义,路也。”人无恻隐之心,非仁也。”“三代得天下以仁,失天下以不仁。”此皆圣贤之格言,竹素之显证也。而先生贵明,未见典据。小子蔽暗,窃所惑焉。

【译文】弟子们说:‘孔子感叹“仁”是“任重而道远”,又说:“做为人但是不仁,会怎样对待礼仪制度呢?”至于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呢?”孟子说:“‘仁’,是住宅。”“‘义’,是道路。”“人如果没有同情心,那就不能算仁。”“夏、商、周三代凭借‘仁’取得了天下,因为不仁而失去了天下。”这些都是圣贤们有教益的至理明言,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而先生重视“明”,没有看到典籍上有什么依据。学生昏昧无知,私下里感到迷惑不解。

【原文】抱朴子答曰:古人云,“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子近之矣。曩六国相吞,豺虎力竞,高权诈而下道德,尚杀伐而废退让,孟生方欲抑顿贪残,褒隆仁义,安得不勤勤谆谆,独称仁邪?然未有片言,云仁胜明也。譬犹疫疠之时,医巫为贵,异口同辞,唯论药石,岂可便谓针艾之伎,过于长生久视之道乎?且吾以为仁明之事,布于方策,直欲切理示,大较精神,举一隅耳。而子犹日用而不知,云明事之无据乎!《乾》称“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是立天以明,无不包也。《坤》云“至哉,万物资生,是地德仁,承顺而已。先後之理,不亦炳然!《诗》云,“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明明天子,令问不已。”《易》曰,“王明,并受其福”,“幽赞神明”。神而明之。此则明之与神合体,诚非纯仁,所能企拟也。孔子曰“聪明神武”,不云“聪仁”。又曰“昔者明王之治天下”,不曰“仁王”。《春秋传》曰:“明德惟磬”,不云“仁德”。《书》云“元首明哉”,不曰“仁哉”。老子叹上士,则曰“明白四达”;其说衰薄,则曰“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易》曰“王者南面向明’”,不云“向仁”也。“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曰“为仁由己”,斯则人人可为之也。至于聪明,何可督哉!故孟子云,“凡见赤子将入井,莫不趋而救之。”以此观之,则莫不有仁心,但厚薄之间,而聪明之分时而有耳。昔崔杼不杀晏婴,晏婴谓杼“为大不仁而有小仁”,然则奸臣贼子犹能有仁矣。

【译文】抱朴子回答说:‘古人说过:“喜好仁德但不喜爱学习,它的毛病就是使人愚蠢。”你就类似于这种情况。从前六国相互并吞,像豺狼虎豹一样靠实力去竞争,重视权变狡诈而轻视道德,崇尚攻杀征伐而抛弃了谦退礼让。孟子当时正想抑制贪婪残酷,褒扬和隆兴仁义,怎么能不勤苦而至诚地专门宣扬仁呢!但是没有一句话,说过‘仁’,是胜过‘明’的。这就像瘟疫流行的时候,医生和巫师就很受重视,异口同声地只讨论药物和针石。但怎么能因此就说针刺、艾灸的方法超过了长生不老之道呢!况且我认为‘仁’和‘明’的问题,在简册中有很多记载,只是切近事理,显示出大致的精神,举其一端就可以了。然而您每天都在运用却不知道,还说‘明’的问题没有依据吗!《周易•乾卦》上说“太阳西降东升,上下四方就可以确定了”,这是以“明”来确立天,说明它无所不包;《周易•坤卦》上说“伟大呀大地,万物赖之以生存”,这就说明大地之德是仁,只是承续顺接罢了,谁先谁后的道理,不是很清楚吗!《诗经》上说“伟大光明的上天哪,普照着大地上的一切”;“圣明的天子啊,美好的名声无穷无尽”。《周易》上说:“君王明察,那么王与臣民一起享受其福”,“神明暗中帮助君王”。说天神用“明”,这说明“明”与神是合为一体的,的确不是单纯的“仁”所能企及所能比拟的。孔子说“聪明神武”,不说“聪仁”。又说:“从前明王治理天下的时候”,不说“仁王”。《春秋》的传解典说“光明完美的德性才是芳香清醇的”,不说“仁德”。《尚书》上说“君主圣明啊”,而不说“仁德啊”。老子赞美高尚的士人,就说“明白而触类旁通”;他说到世风颓败浇薄,就说“失掉了正道后还有德性,失掉了德性后还有仁慈”。《周易》上说“天子朝南面向光明”,不说“面向仁德”。孔子说“我想要达到仁,仁就来到了”,又说“做到仁要靠自己”,这样说来,人人都可以做到仁。至于聪明,怎么能靠后天督促来获得呢!所以孟子说:“凡是看到婴儿要掉进井里,没有人不跑过去救的。”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人没有仁爱之心,只是有厚薄的区别。而聪明只是有的时候出现。当初崔杼没有杀晏婴,晏婴说崔杼“做大的不仁爱之事而有小仁爱”。这样说来,就是奸臣坏蛋也能够有仁哪!

【原文】门人又曰:《易》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然则人莫大于仁也?

抱朴子答曰:所以云尔者,以为仁在于行,行可力为,而明入于神,必须天授之才,非所以训故也。

【译文】学生们又说:《周易》说“使人立身于世的方法,叫做仁和义”。那么对人来说,没有比“仁”更高的境界了?

抱朴子回答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仁”在于实际去做,而实际去做是可以靠努力去办到的。而“明”则属子精神范畴,一定得是上天授予的奇才,不是靠后夭的教诲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