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钓于濮水原文及翻译

2018-07-10
目录:>

翻译:

庄子在濮河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字词注译

濮水:水名,在今河南濮阳。

使:派,派遣。

大夫:古职官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

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焉:兼有“于之”的意思,到那里。

愿以境内累(lèi)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

顾:回头看。

以:用。

境内:四境之内,即指国内的政务。

累:使……劳累。

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

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

宁:宁愿。

贵:显示尊贵。

曳:拖。

涂:泥。

往矣:走吧。

古今异义

吾闻楚有神龟

闻:古,听说。 今:用鼻子闻到。

庄子持竿不顾

不顾:古,不回头看。 今:不理,不管。

一词多义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往:去,到。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往:走。

活用

愿以境内累矣

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贵,显得尊贵。

中心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生活在战国时期,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他拒绝到楚国做高官,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也不愿让高官厚禄束缚了自己,让凡俗政务让自己身心疲惫,表现了他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说安徽蒙城)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形成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的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