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密欧与朱丽叶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深刻的世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17岁,品学端庄,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可他喜欢上了一个不喜欢他的女孩罗萨兰,当听说罗萨兰会去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后,他决定潜入宴会场。所以罗密欧为了罗萨兰,而他的朋友为了让罗密欧找一个新的女孩而放弃罗萨兰,他和自己的朋友为了各自的目的戴上面具,混进了宴会场。
于是,在这次宴会上,他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13岁的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声音。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为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请求,觉得这是化解两家的矛盾的一个途径。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和平主义者)觉得罗密欧没面子,于是他的朋友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因此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了。
经过多方协商,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再次前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
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错误的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失去儿女之后,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像。
(二)维纳斯和阿都奈斯
神话传说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雕的象牙女子,维纳斯为成全他的爱,赋予了象牙女子以生命,她与雕刻家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喀尼剌斯,喀尼剌斯和西喀利斯生一个女儿密耳拉,可怜的密耳拉为命运所嘲弄,爱上了自己的父亲、乱伦怀孕,终因羞愧而死变成一棵没药树,不久树身爆裂,生出一个孩子名叫阿都奈斯。
一日,维纳斯和其子丘比特玩耍时胸部被丘比特的弓箭所伤。伤口比维纳斯想象得要深,在伤口治疗时,维纳斯遇到了阿都奈斯,并一见钟情。
维纳斯爱上阿都奈斯后对其他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她离开了奥林匹斯山(Olympus)的住所来到林中。她装扮成一个女猎手,让这个年轻人整日陪伴左右,并与他一起游遍了山林、河谷。她跟着猎狗,欢呼雀跃,追赶着无害的动物。他们一起渡过了一段美好时光。虽然她奉劝了他许多次不要捕杀像狮子和狼这样的野兽,但年轻人只是嘲笑她的想法。
有一天,当她如此奉劝他之后,她坐上马车去奥林匹斯山。非常凑巧,阿都奈斯的猎狗发现了一头野猪,使阿都奈斯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他一箭射中了这头野猪,但是野猪没死,掉过头向他冲击,长牙深深地扎进阿多尼斯的要害部位,将他抵死。当维纳斯回来之后,发现她的恋人尸骨已寒,她大哭起来。但无法将他从地府再拉回阳间,她便在阿都奈斯的血上洒上葡萄酒,将它变作秋牡丹(Anemone,wind flower)。
维纳斯的心并没有因此平静下来,在忧伤和绝望心情的笼罩下,她飞到宙斯处,乞求他的怜悯。哈得斯一点也不打算答应她的要求。经过一番口舌之争,他们达成协议:阿都奈斯每年可以到阳间和维纳斯相聚半年,但剩下的六个月得到天堂渡过。由此每当春天的时候,阿都奈斯就转世回到维纳斯身边享受她爱的拥抱,但到了冬天他就得不情愿地回到哈得斯那儿。
(三)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
英王爱德华八世 (1894.6.23 – 1972.5.28 )是英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的长子。按照王位继承法,1910年被立为英国王储。下一年,又受封为威尔士亲王。
1931年6月,37岁的爱德华王储认识了平民出身、两度婚嫁的美国人沃丽斯·辛普森。沃丽斯具有美国人的独立精神,意志坚强,幽默乐观,见解独特,同时也很有女人味。她不漂亮,但体态轻盈,优雅高贵,有教养。爱德华王储对她一见钟情,成为知交。两人频频约会,形影不离。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驾崩。王储按王位继承法,继承王位,成为爱德华八世。
5 月,沃丽斯开始办理离婚手续。1936年11月16日,爱德华和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在Fort Belvedere见面,表达和辛普森夫人结婚的想法。首相告知爱德华八世其想法在精神上是不可被接受的,因为他们作为英国国教会的领袖,根据英国国教的教义离婚和再婚都是不能被接受的,另外,人民也不能接受辛普森夫人为王后。
为此,国王提出了另外一个结婚方案,那就是辛普森夫人在婚后不拥有王后头衔,他们的未来的孩子也不能继承王位,这个方案依然被内阁拒绝,另外,根据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任何对关于国王头衔和王位继承问题的变动必须经过英联邦各自治领政府的批准,此时,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政府已经正式宣布反对国王迎娶离婚女子,爱尔兰政府表示不关心,新西兰政府犹豫不定。
此时,爱德华八世公开回应“没有多少人在澳大利亚,所以他们的观点并不重要”其后,国王通知首相如果他不能迎娶辛普森夫人,他将退位,当时鲍德温首相给爱德华三个选择:
1.取消结婚的想法(很明显,爱德华不会放弃辛普森夫人);
2.迎娶辛普森,违抗首相的意愿(政府很有可能会投降,但将引起宪法风波);
3.退位(爱德华的选择)。
在他作为国王的数月之中,他的婚姻问题引发了英国的宪政危机,他的政府,自治领政府,人民,教会均反对他迎娶辛普森夫人,他如果违背民意引起政府辞职,即违背了作为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保持政治中立的基本宪法方针,所以,他选择了退位,他成为了英国和英联邦历史上唯一自动退位的国王。
1936年12月12日,爱德华八世正式退位,其弟约克公爵继位为王,称号乔治六世。43岁的爱德华八世辞去王位后,受封为温莎公爵。不久,即与辛普森夫人在法国顺利成婚。
二人婚后,双宿双飞,恩爱无比。公爵被任为英国驻法军事代表团成员,参与军机。
法国败亡后,公爵携带夫人转往西班牙。
后来被任为大英帝国巴哈马总督,于1940年7月远渡重洋赴任。
1972年,温莎公爵无疾而终,老死泉林,享年78岁。温莎公爵虽然失去王位,却得到佳人,这种不爱江山爱美人之举,一时成为佳话。而在几十年过后的1996年,英国一些著名新闻媒体曝光了这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温莎公爵的隐秘旧案。
一时闹得沸沸扬扬,并迅速传向世界各地。这些刨根究底的记者称,据可靠档案材料表明,温莎公爵当年辞去王位,并非为了这位美国佳人,实际是因为他与法西斯纳粹早已有频繁秘密来往。
在欧洲大陆战云密布,法西斯轴心国向全世界人民磨刀霍霍的当口,这位后来成为反法西斯盟首之一的英国的一国之君却向敌人暗送秋波,这是英国王室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大丢其脸的丑闻,英王室只能借口不能接受一个已有婚史的美国夫人作王后为理由,迫使爱德华辞去王位,以掩疮疤。
这听起来似乎太过离奇,不幸的是,最近英王室无奈地承认了这段不光彩的历史,遂使传诵了几十年的佳话走了味。
(四)罗伊和马拉
在伦敦的一座名叫滑铁卢的桥上,一段美丽、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炮火的轰鸣中悄悄地开始。同样,这份爱情最终也是在这个桥上走到了终点。其实这段爱情没有结束,永远也不会结束。
这段爱情从头到尾都是那么的完美。在这个故事里面,没有一个坏人,我们看到的都是好人。罗伊和马拉在桥头相遇的一瞬,伟大的爱情就开始了。罗伊在雨中望着上面的窗户,在他们的故事里,是点睛之笔。就在两个人在前往教堂结婚的路上,才互相问了对方的名字。一切看似那么的荒诞不经,但却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就是这一段闪电般成熟起来的爱情,却让一个人因为爱对方而献出了所有,让另一个人把这份爱情永远的放在自己的心里。
这个故事中的所有人,是宽容的,罗伊的叔叔,妈妈。不宽容的是一种无形的氛围,一种可以把人窒息的氛围。这种氛围牢牢地控制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在无可奈何的看着残酷的现实一步一步走来。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拉的死,恰恰就是这个故事中最动人的部分。正是她的死,才构成了这个爱情故事的不朽,反之,马拉会成为又一个简爱,只不过马拉面对的罗伊,比简爱面对的罗切斯特更加浪漫一点,脾气更加好一点而已。而简爱的故事,实在不能算得上一个伟大,经典的爱情故事。我们把它叫做个人奋斗的经典之作还差不多,或者叫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教育制度以及门第观念的批判也行。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认为,婚姻应该是门当户对的。可罗伊和马拉的故事已经超出了门当户对的范围。如果我们把这位大作家从坟墓中唤醒,让她对魂断蓝桥的爱情故事进行一番评价,我想她也会感到很为难的,真的很为难。
结论:永远的爱情——无法长相厮守的爱情,才会是永远的爱情。
(五)爱斯梅哈尔达和撞钟人
在阴森森的巴黎圣母院里的那个撞钟人,被人们称之为野兽,那个为避祸逃到了里面的波希米亚女人,被人们称为美女。美女和野兽的爱情,本来就是一种不对称的爱情,并且反差如此之大,给人的直观感觉,并非像这个伟大的爱情故事一样,那么令人动情,令人回味。但是在几百年以后的钟楼里,当人们看到了两具抱在一起的尸体时,一份感动,对爱情的感动,不禁油然而生。美女和野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抱在了一起,并且永远没有分开。
撞钟人对爱斯梅哈尔达的爱,已经超出了肯为之献身的范围。也许在撞种人看见她的第一眼,就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在了她的手里,随时准备为他在心中所爱的女人献出一切。虽然他知道也许这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也许自己的死,只不过是像飞入大海的一片羽毛,只会无声无息,不会有人注意到。但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对方的爱,并且是永远的。
也许这爱情不像其他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一样,那么让人易于接受,那么完美。但这也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而且这个爱情故事还是那么的震撼人心,那么的超凡脱俗。大革命时代的人文精神,在这里一览无遗。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即便是畜生一样的人,也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即使距离再远的两个人,也会有机会注视同一目标,也会被爱情的彩带,连在一起。
结论,最真实的荒诞的爱,也许爱这个字,本无所谓什么荒诞和真实,只要是爱
(六)幸子和光夫
东都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大岛茂的女儿大岛幸子,是个17岁的善良美丽的姑娘。
有一次,在医学院偶然发生的科研事故中,她受到了放射性钴60的辐射感染,得了白血病,经常需要输血治疗。
医学院学生相良光夫通过多次给幸子输血,彼此逐渐产生了爱情。
但是,他们是不可能结合的——原来幸子的亲生父亲不是大岛茂,而是光夫的父亲相良英治。
她与光夫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但他们这时都还不知道。加上幸子患了血癌,只能再活半年至一年时间。
大岛茂和敏江得知幸子患了白血病以后,为了让幸子短暂的生命能过得快乐,又同意让光夫与她来往。当幸子的脑部组织发生了第二次浸润病变,又动了一次脑部手术。
这以后,幸子意识到自己快将死亡,为了不让亲人们悲伤难过,她振作起精神,与亲人们一一地愉快地告别,让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最后,她与光夫一起乘着游艇出海,在光夫的怀抱中安详地离开人世。
(七)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的了。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八)莫瑞尔和保罗
小说主人公保罗的父母莫瑞尔夫妇。他们两人是在一次舞会上结识的,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婚后也过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
但是,两人由于出身不同,性格不合,精神追求迥异,在短暂的激情过后,之间便产生了无休止的唇枪舌剑,丈夫甚至动起手来,还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关在门外。
小说中的夫妇之间只有肉体的结合,而没有精神的沟通、灵魂的共鸣。
父亲是一位浑浑噩噩的煤矿工人,贪杯,粗俗,常常把家里的事和孩子们的前程置之度外。
母亲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教育,对嫁给一个平凡的矿工耿耿于怀,直到对丈夫完全绝望。
于是,她把时间、精力和全部精神希冀转移、倾注到由于肉体结合而降生于人世间的大儿子威廉和二儿子保罗身上。
她竭力阻止儿子步父亲的后尘,下井挖煤;她千方百计敦促他们跳出下层人的圈子,出人头地,实现她在丈夫身上未能实现的精神追求。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但拉大了她和丈夫之间的距离,并最终使之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影响了子女,使他们与母亲结成牢固的统一战线,去共同对付那虽然肉体依旧光滑、健壮,而精神日渐衰败、枯竭的父亲。
母亲和孩子们的统一战线给孤立无援的父亲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也没有给莫瑞尔家里的任何其他一个人带来好处。
发生在父母身上那无休止的冲突,特别是无法和解的灵与肉的撞击重演在母亲和儿子的身上。
相比之下,夫妻之间的不和对莫瑞尔太太来说并没有带来太大的精神上的折磨,因为她对丈夫失去了信心,而且本来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而与儿子,尤其是与二儿子保罗之间的情结,那种撕肝裂肺的灵魂上的争斗则给可怜的母亲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直到她郁郁寡欢,无可奈何,离开人世。
对丈夫的失望、不满和怨恨使莫瑞尔太太把自己的感情、爱怜和精神寄托转向了儿子,或者说,莫瑞尔太太把自己经历过的精神磨难和一心要解决的问题“折射”到了儿子的身上,于是一场灵与肉的冲撞又在母子之间展开。
没有让母亲扬眉吐气的大儿子死后,二儿子保罗就逐渐成了母亲惟一的精神港湾,也成了母亲发泄无名之火和内心痛苦的一个渠道。她爱儿子,恨铁不成钢,一个劲儿地鼓励、督促保罗成名成家,跻身于上流社会,为母亲争光争气;她也想方设法从精神上控制儿子,使他不移情他人,特别是别的女人,以便满足自己婚姻的缺憾。
这种强烈的带占有性质的爱使儿子感到窒息,迫使他一有机会就设法逃脱。而在短暂的逃离中,他又常常被母亲那无形的精神枷锁牵引着,痛苦得不能自已。
母亲的这种性变态使儿子心酸,惆怅,无所适从。有了母亲,保罗就无法去爱别的女人。
在母亲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哀叹“我从来没有过一个丈夫”、一个“真正”的丈夫时,保罗禁不住深情地抚摸起母亲的头发,热吻起母亲的喉颈。这种“恋母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固恋”,使他失去了感情和理智的和谐,失去了“本我”和“超自我”之间的平衡。
因此,保罗的情感无法发展、升华,他的性心理性格无法完善、成熟,从而导致了他一生的痛苦和悲剧。和女友米莉安的交往过程也是年轻的保罗经历精神痛苦的过程。他们由于兴趣相投,接触日渐频繁,产生了感情,成了一对应该说是十分相配的恋人。
然而可悲的是,米莉安也过分追求精神满足,非但缺乏激情,而且像保罗的母亲一样,企图从精神上占有保罗,从灵魂上吞噬保罗。这使她与保罗的母亲成了针锋相对的“情敌”,命里注定要败在那占有欲更强,又可依赖血缘关系轻易占上风的老太太手下。幼年时期的“恋母”情结,使保罗成了感情上和精神上的“痴呆儿”。
他虽然爱恋着米莉安,但却不能像一位正常的血肉之躯,理直气壮地去爱她。
这不但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也给米莉安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保罗见不到米莉安的时候会感到闷得慌,可是一旦跟她在一起却要争争吵吵,因为米莉安总是显得“超凡脱俗”或非常地“精神化”,使保罗觉得像跟母亲在一起那样不自在。
当然,保罗只要跟别的女人在一起,灵魂就会被母亲那无形的精神枷锁控制着,感到左右为难,无法获得自由。
在他和米莉安俨然像一对夫妇在亲戚家生活的日子里,保罗得到了米莉安的肉体,而在精神上,保罗仍然属于自己的母亲。米莉安只是带着浓厚的宗教成分,为了心爱的人做出了“牺牲”。所以,在那段日子里,他们也并没有能够享受青年男女之间本该享受到的愉悦。
实际上,肉体间的苟合,只是加速了他们之间爱情悲剧的进程。保罗身边的另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女人同样是一个灵与肉相分离的畸形人。
她生活在社会下层,与丈夫分居,一段时间内与保罗打得火热。
保罗从这位“荡妇”身上得到肉体上的满足。然而这种“狂欢式”的融合,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一瞬即逝的结合。
由于从米莉安身上找不到安慰,保罗需要从心理上寻求自我平衡,需要从性上证明自己的男性能力。由于从丈夫身上得不到满足,克拉拉也需要展示自己的魅力,从肉体上寻求自我平衡。
在这一次次灵与肉的冲撞后,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个伤痕累累,肉体和精神均遭受了巨大的摧残。保罗的父亲在家里、在亲人面前永远成为格格不入的“边缘人”。
保罗的母亲在精神上从来没有过一个“真正的丈夫”,只能从儿子身上寻找情感的慰藉,而这种努力又常常被其他女人所挫败,后来心理、生理衰竭,得了不治之症,早早撒手人寰。
米莉安虽然苦苦挣扎,忍辱负重,但并没有得到保罗的心,保罗直到摆脱母亲的精神羁绊,可以与她重归于好,永结良缘时,最终还是狠下心来,拒绝了她的婚求,孑然一人,继续做精神上的挣扎。
只沉迷于肉体欲望的克拉拉也很快结束了与保罗的风流,回到性格粗俗、暴烈、无所作为的丈夫身边。可以说,在这些灵与肉的冲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沮丧、可悲的失败者,找不到一个最终的赢家。
其实,在人们赖以繁衍生息的大自然被破坏,在人性被扭曲,在人类的和谐关系不断被威胁的社会中,灵与肉的争斗本来就是残酷无情的,到头来谁也成不了赢家,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
(九)刘欣和董贤
董贤是西汉御史董恭之子,是一个美男子。董贤初任太子舍人,汉哀帝即位后改任他职,二年后,哀帝有一天在宫中望见董贤,被他的仪貌吸引,拜他为黄门郎,自此汉哀帝和董贤有同性恋关系。
哀帝很宠爱董贤,甚至升他为大司马,也纳他的妹妹做昭仪,并让董贤与其妻一同入宫侍奉。汉哀帝与董贤同起同坐,同睡在龙榻上。据说有一次,哀帝睡觉醒时董贤尚未醒,哀帝乃命人割裂衣袖起身,以免惊醒董贤,这就是成语--“断袖之癖”的由来。汉哀帝赏赐了董贤很多财物,又升他的父亲为少府,赐爵关内侯,董贤妻子的家人亦获任官职,甚至董贤家的僮仆亦受到哀帝赏赐。哀帝欲封董贤为侯,丞相王嘉反对,认为“往古以来,贵臣未尝有此,流闻四方,皆同怨之”,董贤应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王嘉其后获罪,在狱中绝食二十余日,呕血而死。元寿二年(前1年),匈奴单于来朝,出席宴会,看见群臣中的董贤年轻,觉得奇怪,便询问传译,哀帝令传译回报:“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单于信以为真,恭贺朝廷得贤臣。哀帝后来在一次宴会中笑望董贤,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中常侍王闳劝谏哀帝不宜有此想法,哀帝默然不语,从此冷落王闳,但以后也没有再公开提及此事。
西汉在汉哀帝和一个没有能力的董贤的统治下,国势更加衰弱。哀帝死后,董贤失去了靠山。汉平帝元始元年(1年),外戚王莽以太后名义把董贤赶出皇宫,又以董贤年轻为由,罢去他的大司马官职,当天董贤与妻自尽,年仅22岁。董贤死后,朝廷没收董家财产,家人被徙往远处。
西汉皇帝好男色是有传统的。汉哀帝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将后宫佳丽弃诸一旁,独宠董贤一人。建平二年(前5年),有一天,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子,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他就曾当过太子舍人。就是这一瞥,哀帝忽然发现,几年不见,董贤越长越俊俏了,比六宫粉黛还要绝色,他不禁大为喜爱,命他随身侍候。从此对他日益宠爱,同辇而坐,同车而乘,同塌而眠。
董贤不仅长得象个美女,言谈举止也十足象个女人,“性柔和”、“善为媚”。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
董贤受宠日胜一日,不久升为驸马都尉。他家的人也跟着占光;父亲董恭升为光禄大夫,妹妹进宫封为昭仪(也是一个活寡)岳父封作大臣,妻子也被特许进宫居住。于是董贤的家与哀帝的家合二为一了,却苦了傅皇后,一个人孤寂度日。 哀帝还下令在自己的陵旁为董贤建一墓,生则同床,死则同穴。董贤的宅邸也极尽奢华,收有四方珍宝。这些引起了大臣们的反对,批评皇上对董贤的封赏太过分。哀帝根本不听。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六岁的哀帝突然病死。太皇太后让王莽出来支持朝政。王莽极力弹劾董贤,不许他进宫。董贤知道大祸临头,与妻子自杀,也是为哀帝殉情。董贤死后,王莽疑心其假死,命人开棺验尸,没收其财产,将其家属全部充军流放。
(十)美人鱼和王子
从前,有一个小人鱼天真无邪,她向往人间生活,到了15岁生日的那天,她终于如愿以偿浮出了水面,她看见了有太白金星点缀的夜空,听见了美妙的歌声,也看见了美丽的烟火,一切都是多么的美妙啊。小美人鱼欢快的唱歌,她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
夜晚的时候海面出现了飓风。刮起层层海浪。一艘富丽堂皇的船只被打翻在风浪里。小美人鱼看到了英俊的王子,闪闪的金发,温柔的面庞。于是小美人鱼奋力的向王子游去。在狂风大浪中救起了王子。
小美人鱼将王子救上了岸,可是她却上不了岸,于是躲在礁石后面,远远的看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将王子救走了。小美人鱼竟执著地爱上了这位人类的王子,为追求爱情和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她用舌头换来巫婆的一剂药,以便脱去鱼身变成人形,终于获得了人类的双腿。但没走一步,都心如刀割。巫婆说:如果王子没有爱上你,天亮的时候你就将变成泡沫,灰飞烟灭。
小美人鱼失去了最美丽的声音。小美人鱼说她不后悔。
在一个月夜,她毅然离开海底珊瑚宫,向岸上心爱的王子的宫殿走去。身后传来姐姐们的呼唤,她们喊着:不要去,不要去。可是她还是离开了。毫不犹豫的。小美人鱼慢慢走上王宫的台阶,同时服了从巫婆那里换来的烈性药。片刻间,她觉得好像一把锐利的剪刀剪开了她那纤细的身体,她终于承受不住痛苦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她醒来时,拥有比任何人都曼妙的身材,动人的眼眸.床前站着一位英俊的男子。他,就是她心爱的王子,已经站在她的面前,用深黑的眼睛望着她。小美人鱼为王子跳起唯妙的舞蹈,她没有声音。可是王子无动于衷。原来王子却误认为是在岸边发现他的公主在海浪中救了她,王子从而爱上了公主。
小人鱼是多么伤心,她为了能再一次见到王子,向巫婆交出了自己美丽的声音只为换得一双人类的腿,王子和公主在筹备婚礼。他们从此以后要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小美人鱼在海边伤心的哭泣。海面渐渐浮现出漂亮的颜色,是她的姐姐们来了。姐姐们用她们美丽的长发在巫婆那里换了一把匕首。只要在日出之前,小美人鱼用这把匕首刺进王子的胸膛,让王子的血流在双腿上,小美人鱼就能得到鱼尾,回到大海。
小美人鱼拿着匕首站在床边。王子和公主相拥入眠,脸上带着幸福又满足的笑容。小美人鱼情不自禁的哭泣着,泪水滴落在地板上,折射出闪闪的光。小美人鱼在姐姐们的尖叫声中扔掉了那把匕首,一起沉入大海的,除了那把匕首,还有重生的希望。
小美人鱼终是没有让她心爱着的人的血溅到她身上一滴,因为她深爱着王子。小美人鱼就这样静静的守护在王子的床前,时间流逝很快,天色慢慢亮了,太阳要出来了。日出的瞬间,小美人鱼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和他的新娘的脸庞,身体慢慢轻盈起来,散在风中变成了水上的泡沫.
小美人鱼变成了泡沫,却得到了所以人鱼都不可能得到的不灭的灵魂。她在空中跳舞,唱起悦耳的歌。曲子声声入耳,浸入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