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字子明,真宗时拜参知政事 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2024-11-20
目录:

材料一:

王旦字子明,真宗时拜参知政事,表请天下建常平仓,以塞兼并之路。帝素贤旦,尝叹:“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

契丹犯边,从幸澶州。雍王元份留守东京,遇暴疾。命旦驰还,权留守事。旦曰:“愿宣寇准,臣有所陈。”准至,旦奏曰:“十日之间未有捷报时,当如何?”帝默然良久,曰:“立皇太子。”旦既至京,直入禁中,下令甚严,使人不得传播。及驾还,旦子弟及家人皆迎于郊,忽闻后有驺呵声,惊视之,乃旦也。

宫禁火灾,帝曰:“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旦对曰:“陛下富有天下,所虑者政令赏罚之不当臣备位宰府天灾如此臣当罢免。”继上表待罪,帝乃降诏罪己,许中外封事言得失。后有言荣王宫火所延,非天灾,请置狱劾,当坐死者百余人。旦独请曰:“始火时,陛下已罪己诏天下,臣等皆上章待罪,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当坐者皆免。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缺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

(节选自《宋史·王旦传》)

材料二:

公为人严重,可堪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在相位十余年,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实,群工百司各得其职,故天下至今称为贤宰相。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其所荐引,人未尝知。寇准为枢密使,当罢,使人私公,求为使相。公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准深恨之。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准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公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

铭曰:烈烈魏公,相我真宗。相所黜升,惟否惟能。执其权衡,万物之平。

(节选自欧阳修《王公【注】神道碑铭》)

【注】王公:指北宋名臣王旦。去世后被追封魏国公,谥号“文贞”。

阅读题目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所虑者A政令B赏罚之C不当D臣备位E宰府F天灾G如此H臣当罢I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上表。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函梁君臣之首”中“函”的词类活用相同。

B. 殆,必将,一定。与《论语·为政篇》“思而不学则殆”中的“殆”意思不同。

C. 短,揭短,说坏话。与《屈原列传》“短屈原于顷襄王”中“短”意思相近。

D. 其,代词,他。与《师说》“其可怪也欤”中“其”的意思和用法均不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真宗对王旦非常赏识,认为他必将是创建太平盛世的辅佐良才,欧阳修在文中也以“烈烈魏公,相我真宗”对王旦予以高度评价。

B. 王旦随皇帝出征澶州,后因留守东京的雍王急病,王旦被紧急调回代理留守事务,后皇帝班师回朝,王旦亲率子弟亲属到郊外迎接。

C. 王旦用人不凭声誉名望,只依据真实才干;面对寇准的“深恨之”和“专谈卿恶”,王旦能公平任用,宽厚包容,足见其过人的雅量。

D. 王旦在相位十余年,天下安定太平,内富足殷实,百官各司其职,外无夷狄侵犯。这些可作为“执其权衡,万物之平”评价的有力佐证。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反归咎于人,何以示信?且火虽有迹,宁知非天谴耶?

(2)公为人严重,可堪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

14. 王旦在回东京代管留守事务前,做了哪些部署安排?体现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题目

10. DFH

11. B

12. B

13. (1)现在反而归罪于人,凭什么显示诚信呢?况且火灾虽然有迹象,怎么知道不是上天的谴责呢?

(2)王公为人严肃庄重,可以承担大事,远离权势,不能用私事去请求他。

14. 部署安排:

①奏请寇准前来,同皇帝商讨十日之内没有边防捷报时的应对策略。

②抵京后,直接进入皇宫,并且严格下令禁止消息传播。

人物形象:

①深谋远虑:考虑到战事可能出现不利情况,提前和真宗商议立皇太子之事,做好应对之策。

②沉稳睿智:回到东京后,他下达严格的命令,防止消息传播。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