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阅读答案解析

2024-09-03
目录:

材料一: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故君人者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克罚偷则民不怠。

(节选自《荀子·君道》)

材料二:

国无常强,无常弱。本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 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 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 法帘,则上尊而不侵。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材料三:

右臣访闻两浙诸郡,近年民间例织绸绢以备送纳,官吏欲行拣择,而奸猾人户及揽纳人递相扇和,不纳好绢,致使官吏无由拣择,期限既迫,不免受纳。岁岁如此,习以成风。臣自到郡,欲渐革此弊,即指挥受纳官吏,稍行拣择。至七月二十七日,有百姓二百余人,于受纳场前,大叫数声。遂相率入州衙;诣臣喧诉,臣以理喻遣。臣知此数百人,必非齐同发意,当有凶奸之人,为首纠率,密行缉探。当日据受纳官仁和县丞陈皓状申,有人户颜章、颜益纳绢五,并是轻疏糊药,丈尺短少,以此拣退。其逐人却将专典钳撮及与揽纳人等数百人,对监官高声叫啖,奔走前去。臣即时差人捉二人。只至明日,人户一时送纳好绢,更无一人敢行喧闹。臣寻体访得二人系第一等豪户颜巽之子。父子奸凶,众所畏恶。下狱之日,闾里称快。

(节选自苏轼《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

[注] 轻疏糊药:马虎地用药水浆洗绸绢,这里有以次充好之意。

阅读题目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C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E也F乱弱G甚矣!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省,简略,与《论语》中“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省”词义不同。

B.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常”与“国无常强”中的“常”词义相同。

C. “于受纳场前”与《屈原列传》“故内惑于郑袖”的“于”用法不同。

D. 闾里,是古代居民户口编制单位,也是平民聚居处,这里指乡里民间。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荀子肯定法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意义,而且认为君子是法的本源。有了慌法的君子来施行法,法便可以被有效地施行,君王便可安逸,国家便可安定。

B. 韩非子认为法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法令不应偏袒权贵。依法办事国家就会强大,不依法办事就衰弱,荆齐两国从称霸走向衰弱的历史便说明这个道理。

C. 苏轼在任上励精图治。在得知近年存在民户故意拖延送纳时间,导致官吏被迫接收次等绸绢的不良现象后,决心治理,令受纳官推延挑选绸绢的时间。

D. 苏轼在处理案件时注重调查。面对骚乱,他派人暗中侦查,并据受纳官汇报的情况,获知颜氏兄弟带头闹事; 在捉拿他们后,进一步查访其家庭背景。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 遂相率入州衙,诣臣喧诉,臣以理喻遗。

14. 苏轼为何要严惩颜氏父子? 请结合材料分析。(5分)

阅读题目

10. B DF

11. B

12. C

13. (1) 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好事不漏掉普通百姓。

(2) 于是他们相继都进入知州衙门,到我面前喧哗诉闹,我用讲道理使他们明白的方式来遣回。

14. ①治理骚乱,惩凶除恶; ②打击欺诈行为,营造诚信风气; ③维护法治尊严,树立执法权威。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