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4-01-21
目录:> >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 1 .阊(chāng)门: 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2.梧桐半死: 一说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犹在,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 清霜后: 秋天,此指年老。3 .“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 语出《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晞(xī): 干。4 垅: 新坟,指死者葬所。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鹧鸪天》一词,“同来何事不同归”劈头一问,看似无理,却极有情,道出了词人失去妻子后强烈的悲苦之情。

B.《鹧鸪天》下片,运用对比手法,“露初晞”与“新垅”形成鲜明对比,更让诗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悲叹。

C.苏轼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

D.苏轼以“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词人的外部形象,在悼亡之中还带有岁月沧桑的慨叹。

16.以下两句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典范。请在两句中自选其一,进行赏析。(5分)

①原上草,露初晞。

② 明月夜,短松冈。

参考答案

15.B

[解析]B项“露初唏与新形成鲜明对比”错误。应是“旧栖”与“新垅”形成对比,用旧居和新坟对比,更显物是人非之感示例一:“原上草露初唏”是对亡妻坟前景物的描写

16.示例一:“原上草,露初晞”是对亡妻坟前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兴、用典的手法,(3 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生命短暂的哀叹,也表达出对亡妻的思念。(3 分)

示例二:“明月夜,短松冈”是对亡妻坟前景象的描写,(2分)词人推已至人,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