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 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 必假以辞色, 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 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 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 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陷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毋尽言!”
乙丑, 上问房玄龄、 萧瑀曰: “隋文帝何如主也?”对曰: “文帝勤于为治, 每临朝, 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卫士传餐而食;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文帝不明而喜察。不明则照有不通,喜察则多疑于物,事皆自决,不任群臣。天下至广, 一日万机, 虽复劳神苦形, 岂能一一中理!群臣既知主意, 唯取决受成, 虽有愆违, 莫敢谏争, 此所以二世而亡也。朕则不然。择天下贤才, 置之百官, 使思天下之事, 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奏闻。有功则赏,有罪则刑,谁敢不竭心力以修职业,何忧天下之不治乎!”因敕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 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
(节选自《资治通鉴·贞观治道》)
文本二
人主之道,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言已应,则执其契;事已增,则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 臣不得陈言而不当。是故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 无赦罚。
(节选自《韩非子·主道》)
阅读题目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如虞世基等A陷事B炀帝C以保富贵D炀帝既弑E世基F等亦诛G公辈宜宜用此为戒
11.下列对文本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文中是给予之意,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的“假”的意思不同。
B.乙丑,中国古代干支纪日法,姚鼐《登泰山记》中“是月丁未”也采用了这种纪日法。
C.主意,与“(金桂)心里倒没了主意,只是怔怔的坐着”(《红楼梦》)中的“主意”同义。
D.符契,符信的一种,用金玉竹木等制成,上面刻文字,分为两半,合在一起可以作为凭验。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太宗说,如果君主认为只有自己才是聪明的、正确的,而不听劝告,这样君主失去了国家,大臣也不能独自保全。
B.唐太宗认为,隋二代灭亡的原因是隋文帝自行决定朝廷事务,就算大臣们伤身劳神处理政事,也不能切中政治要领。
C.唐太宗希望营造纯正的朝廷风气,不提倡大臣们阿谀奉承。他敕令各部门发现文书不当的时候都应该秉奏,充分进谏。
D.韩非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是,不亲自操劳事务,也不亲自谋划思虑,不用过多发言,也不用作过多规定。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
(2) 每临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
14.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唐太宗与韩非子对于赏罚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10.DEG
【评分标准】涂对一处得 1 分,填涂超过 3 处给 0 分。
11.C
12.B
13.(1)人要想看见自己的样子,一定要借助镜子;君主想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定要依靠忠正耿直的大臣。
(2)(隋文帝)每次监朝听政,有时要到日落西山的时候,五品以上的官员,(被)招引坐在一起商议朝政。
【评分标准】(1)“资”“过”一字 1 分,句意 2 分。(2)“日昃”“引”一词 1 分,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1 分,句意 1 分。主语不补译这里不扣分。
14.①唐太宗:君主赏罚分明,能促进臣子尽心竭力各司其职;②韩非子:君主要根据臣子完成任务的情况给予赏罚,不能随意刑赏。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如果答案不够完整,答出两点给 2 分。答案完全摘抄原文,最多只给 1 分。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太宗神情、风采英武刚毅,觐见的人看到他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后,每每见人上朝奏事,都对他们和颜悦色,希望听到大臣的规谏之言。太宗曾经对公卿说:“人要想看见自己的样子,一定要借助镜子;君主想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定要依靠忠正耿直的大臣。如果君王刚愎自用,认为只有自己才最聪明正确,不听劝告,大臣阿谀逢迎,这样君主就会失去国家,君主亡了国,大臣又岂能独自保全!就像虞世基等人逢迎侍奉隋炀帝以此来保全自身的富贵,隋炀帝被杀以后,虞世基等人也被处死,各位应当把这些当作前车之鉴。处事总有得失,你们要把听到想到的话都说出来。乙丑(初二),太宗问房玄龄、萧瑀道:“隋文帝作为一代君主怎么样呢?”回答说:“隋文帝勤于治理朝政,每次监朝听政,有时要到日落西山的时侯,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被招引过来坐在一起商议朝政,卫士都要传递食物来吃饭;虽然品性不算仁厚,也可称为是励精图治的君主。”太宗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帝不贤明却喜欢细致深刻地观察,不贤明那么观察事情往往不能通达,喜欢细致深刻地观察事物往往对事物多有疑心,所有的事务都自行决定,不信任群臣。天下如此之大,日理万机,虽然一再伤身劳神处理政事,怎么能每一件事都切中要领!群臣己经知道隋文帝的意思,便只有按照他的意思办,即使主上出现过失,也没人敢争辩谏议,所以到了第二代隋朝就灭亡了。朕则不是这样。选拔天下贤能之士,分别充任文武百官,让他们思考国家大事,汇总到宰相那里,经过宰相深思熟虑后,然后上奏到朕这里。有功就奖赏,有罪就处罚,谁还敢不尽心竭力各司其职,何愁天下治理不好呢!”因而敕令各部门:“今后诏敕文书有不当之处,都应该执意秉奏,不要阿谀顺从,不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文本二
君主的治国之术,不亲自操劳事务而知道臣子的笨拙与巧妙;不亲自谋划思虑而知道臣子办事的吉凶福祸。所以君主不必发表意见,应让臣子很好地提出政见;不必规定事情的要求,而让臣子作出更多的功效。臣子提出主张,君主拿着契,事情作了以后,君主拿着符,像用契符一样对臣子加以验证,考核言行是否相符,作为赏罚的根据。所以群臣向君主陈述主张,君王根据陈述而交给适当任务,根据交给的任务责求应有的功效。取得的功效与交给的任务相符,完成的任务与陈述的主张相合,就给予奖赏;功效与任务不合,任务与主张相违,就加以惩罚。贤明的君主的原则,不容许臣子陈述的主张与实事不符。所以贤明的君主施行奖赏的时候,温润得就像及时雨一样,百姓都蒙受他的恩泽;君主施行惩罚的时候,威猛得就像雷霆一样,即使是神仙圣人也不能逃脱。所以,贤明的君主不随便给予奖赏,也不任意免除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