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逝的歌 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2-12-06
目录:>

那些消逝的歌

王开岭

“很多歌消失了。有些歌只有极少人唱,别人都不知道。比如一些学校的校歌。”

这是汪曾祺《徙》的开头。接下来,他提到了一首家乡校歌,很感人。当时我就想,后人再写不出这样的歌了。

“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

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

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

桃红李白,芬芳馥郁,

一堂济济坐春风。

愿少年,乘风破浪,

他日毋忘化雨功!”

这是首了不起的歌,区区几十字,竞把学校地理、风物美景、男女平等的新潮、传统师道、成长励志和抒情——全收进去了。用今话说,即是爱本校、爱故里、爱国家、爱传统、爱时代……远近虚实,一首校歌应有的精神之义,尽在其中。

这是真正的校歌——本土本校之歌,我甚至想,一个外国人若懂汉语,单凭此歌在中国找到这家小学是可能的,汪先生说:“学校东边紧挨一个寺,叫承天寺。‘神山爽气’是该县‘八景’之一……‘爽气’是什么样的气,小学生不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很美。”

不懂词没什么,重要的是唱,唱它时的那股劲——那股昂首挺胸、热血沸腾的劲,那种亢奋和鲜美的精神状态。我想,那个叫汪曾祺的孩子在大幅度张合嘴巴时,或许常抬望天边的云,想象在很远很远之外、很久很久之后,自己和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一首天天住在嘴边、响在耳畔的歌,终究是一粒种子,会在幼小的心里长出什么来的。就像江苏高邮的县立第五小学,孵出了汪曾祺。

邂逅汪曾祺的歌后,我即有个心愿,能否再遇几首老的小学校歌?从而让汪先生“玻璃般的童音”不那么孤单,我想给它配上几位“发小”。

不久前,去江苏海门,此地是鼎鼎大名的张謇故里。

张謇,何许人也?晚清立完运动的骨干;民国政府的实业总长及农商总长;农工商俱全的大生资本集团之老板;大量慈善公益机构和数百家学校的捐资人……

1901年,张謇组建了中国首家股份制管理、资本化经营的大农业拓荒集团——“通海星牧公司”。眷念佣工子弟的成长,张謇不惜重金,于荒滩上创办“垦牧乡高等小学”。我读到了该校校歌——

“噫艰哉恳牧乡,

苇蒿螺蛤今粢梁……

崛兴兮千辛而万苦,

相劝兮日就而月将。

耕田读书兮百世良,

海有旭兮校有光。”

这首词既有沧海桑田的今昔对照,又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劝学励志;既激越明亮,又不失忧患和督导。可谓贫贱之上的高贵,荒野之上的雅风。

“狼之山,青迢迢,江淮之水朝宗遥。

风云开张师范校,兴我国民此其兆。

民智兮国牢,民智兮国牢,

校有誉兮千龄始朝。”

这首在南通传唱了百年的歌,隶属于我国第一所民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作者即张謇。和前面的歌相比,除“少年中国”的使命感,它更强调“师范”与启智的关系,百年来的南通教育,直接受益于这栋孕育师资的母体。王国维曾在此授国文,陈师曾、欧阳予倩曾来此教绘画和曲艺。杨乐、李大潜、巢纪平等数十名院士,赵无极、袁运甫、袁运生等艺术家……便是在这歌声的薰风中成长起来的。

“教育为母,实业为父”,乃张謇一生的精神向导。

他不仅重视基础教育,还倡导职业技术培训,先后办了大生纱厂职工专科学校、纺织专科学校、铁路学校、吴凇商船学校,此外,还设女子学校、幼稚园、盲哑学校。其实,张謇还有着更大的乌托邦梦想,即把南通建成一个理想社会的试验区,用其自己的话说:“新新世界的雏形”。这么大的开支从哪儿来呢?自然是实业,1922年,张謇70岁时,大生集团有四个纺织厂,资产达900万两白银,同时还拥有近20家盐垦公司,这些都充当了他那些伟大构想、高尚事业的提款机和孵化器。

我忍不住感慨:“自古以来,中国人往往不是太实就是太虚,要么只顾坐而论道,要么忙于低头走路。文人往往思想力很强,行动力太弱……而张謇不,他知道怎么赚钱,知道为什么赚钱,知道怎样把钱花得精彩……他是文人的榜样,是商人的榜样,更是理想主义者的榜样!”

那晚,当地朋友陪我乘船夜游南通城,一路桨声,导游不断指指点点,每过一个桥孔,每逢一处旧式建筑,她都会轻轻说出那个人的名字……

不错,这座城市,是一个人的作品。

深夜,回到下榻的宾馆,打开新闻频道,看时代的今天又上演了什么,不出所料,依然是诡异的股市、疯长的,房价、城市拆迁和钉子户、和高考有关的争吵……

关掉电视,当世界的喧哗变回一面安静的黑屏,我突然特别怀念那个人,张謇。

有些人不该在光阴中消逝,有些歌不该在空气里失踪。

打开窗,海风特有的清凉袭来,楼下是万家灯火,是被张謇叫作“新新世界的雏形”的后来。

离开海门前,当地报纸采访:对海门有什么建议?

我笑笑说,希望海门的每栋中小学,都有一支自己的校歌,好一点的校歌。那种在风雨操场上天天唱的校歌,那种当成精神功课、晨钟暮鼓的校歌……

(有删改)

阅读题目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汪曾祺《徙》中的一段感慨开头,自然引出对美好校歌的寻觅,与文末“我”的期望前后呼应。

B. 校歌之美不仅在于歌词的精神内涵,还在于唱歌时所体现的鲜美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孩子的熏陶渐染。

C. 垦牧乡小学校歌既激越明亮又不失忧患,作者以“贫贱之上的高贵,荒野之上的雅风”高度赞颂了其精神和艺术价值。

D. 通州师范学校孕育了无数栋梁之材,张謇创作这首学校的校歌意在向社会表达自己以“启智”为己任的人生理想。

8. 文章花了较多笔墨叙述张謇的事迹,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9. 题目“那些消逝的歌”蕴含着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参考答案

【答案】7. D

8. ①突出张謇的报国情怀和人格魅力,他饱满的生命能量和社会担当精神给后人以激励。

②将张謇的事迹与后文“世界的喧哗”形成对比,引导读者对教育的本质、文化的传承进行反思。

③丰富校歌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加深读者对校歌精神意蕴的理解。

9. ①欣赏赞美之情。对于饱含精神内涵的校歌,作者用“了不起”“激越明亮”等语言表达了欣赏和赞美之意。

②伤感留恋之情。作者寻见那一首首鲜活的校歌,面对这类校歌的消逝,有着无限伤感和留恋。

③殷殷期盼之意。作者反思现实的喧器并忧虑教育的本质、使命的实现,期望中小学能出现更多值得晨钟暮鼓、发扬光大的校歌。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思想内容和鉴赏其艺术特色的能力。

D.“意在向社会表达自己以‘启智’为己任的人生理想”理解不当,通州师范学校的校歌寄托了张謇对“师范”的期望——启智,而非他以“启智”为己任的个人理想。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考查写作内容的作用,应从结构、手法、内容、主旨等角度考虑。

从人物形象和写作目的来说,“眷念佣工子弟的成长,张謇不惜重金,于荒滩上创办‘垦牧乡高等小学’”“‘教育为母,实业为父’,乃张謇一生的精神向导”“他不仅重视基础教育,还倡导职业技术培训,先后办了……还设女子学校、幼稚园、盲哑学校。其实,张謇还有着更大的乌托邦梦想,即把南通建成一个理想社会的试验区”,突出张謇的人格魅力,激励后人勇挑教育重担;

从结构和手法来说,张謇创办实业,却能静下心来办教育,而如今的世界是“诡异的股市、疯长的,房价、城市拆迁和钉子户、和高考有关的争吵”,二者形成对比,引导读者对文化的传承进行反思;

从主旨来说,较多笔墨叙述张謇的事迹,让读者了解南通一些校歌与张謇的关系,更能让读者透过张謇的事迹加深对校歌精神意蕴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校歌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题目所蕴含的情感态度的能力。

“那些消逝的歌”是全文的线索,其中承载的情感态度可以从文章议论句、抒情句中感知到。

如对汪曾祺的《徙》,作者认为“这是首了不起的歌,区区几十字,竞把学校地理、风物美景、男女平等的新潮、传统师道、成长励志和抒情——全收进去了”,对“垦牧乡高等小学”的校歌,作者认为“可谓贫贱之上的高贵,荒野之上的雅风”,表达了欣赏赞美之情。

“当时我就想,后人再写不出这样的歌了”,面对鲜活的校歌的消逝,作者流露出伤感留恋之情。

“能否再遇几首老的小学校歌?从而让汪先生‘玻璃般的童音’不那么孤单”“希望海门的每栋中小学,都有一支自己的校歌……晨钟暮鼓的校歌”,作者期望中小学能出现更多值得晨钟暮鼓、发扬光大的校歌,表达殷殷期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