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魏公子列传 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2-05-31
目录:> >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魏王见公子,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釐王亦薨。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其后十八岁而虏魏王。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太史公曰: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B.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C.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D.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士,古时候称有品德、有才能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B.免冠,指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此处指平原君向魏公子谢罪。

C.宗庙,在古代指奉祀祖先的宫室,又可指代王室、国家,该词在文中意思是后者。

D.薨,指诸侯死去。《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陵君礼贤下士、不计身份。他听说毛公藏身于赌博人中间,薛公藏身于酒馆里,就打听到他们的藏身之地,亲自步行去找他俩。

B.信陵君深明大义。他听说魏王派使者请自己回国抗秦,起先告诫门客不得通报,听毛公和薛公阐明魏国存亡的利害后他毅然回国。

C.信陵君大破秦军、威震天下。他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败,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

D.信陵君贤德有才、深得敬重。高祖年轻的时候,就多次听别人夸赞魏公子,等到他做了皇帝,经过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4分)

(2)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4分)

14.平原君听说信陵君要离开的时候,为什么坚决挽留?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

10.A

11.C(“在文中意思是后者”错)

12.D(错在对“始微少时”的理解,应该是“没有发迹”时,不是“汉高祖当初年轻的时候”)

13.(1)公子在赵国受到尊重、名声在诸侯间闻名的原因,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

(4 分。“所以”“以”、状语后置句式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天下诸多公子中也确有好客喜士的,但只有信陵看能够交结那些隐没在社会各个角落的人物,他不以交结下层贱民为耻辱,是很有道理的。

(4 分。“喜”“接岩穴隐者”“耻”各1分,语句通顺1分)

14.①平原君不识毛公、薛公是贤能之人,误解了信陵君:②认为信陵君志向不凡。不同于常人;③信陵君曾经救过赵国,对自己有恩。(3 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