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 第三季1-8全集完整版

2019-12-26
目录:> >

第一集 器 食物与刀灶釜的缘分

怒江粑粑石板:石板是由当地特有的一种青黑色页岩(制作)。通常选取背阴背风的山崖上的石块,用撬杆撬下后,将大小合适的石料用刀砍削修整,背下山再打磨抛光,放在火塘边烘烤一两个月,水分烤干后就可以使用了。

石板放在火上,受热后便从松软可削变得坚实密硬,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撒上薄薄一层炉灰,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不粘锅的古法。

把野生甜荞粉倒在石板上开始烙制。在火的烘烤中石板渐渐有了温度,荞麦粑粑边缘的气孔中溢出焦香。粑粑熟了,再蘸上一点蜂蜜,这是来自怒江峡谷中的野生蜂蜜。集万物于一山的峡谷地貌使得蜂蜜饱含清甜。荞麦的焦香和野蜂蜜的甜润混合,舌尖上就有了怒江夏天的味道。

这种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火加热石器的石烹方法是目前还能看到的最为古老的食物制作方式之一。

三门峡穿山灶:今天老薛准备的是扣碗条子肉、红油豆腐、小酥肉、杂烩菜、清炖三珍、高汤海带。烹饪方法不同,火候要求也不同。每种菜都要放在不同的灶眼上。扣碗条子肉、糯米饭都需要大火蒸,放在第一、第二眼灶上,第三眼的火候最强,能确保小酥肉的酥香里嫩。再往上火力依次减弱,依次用于炖、焖、保温等。七个灶同时做出七道热菜,再配上三道凉菜,这就是陕州有名的十碗席。

穿山灶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热能,使用少量燃料也足以烹饪大量的食物,充满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

几千年前,中国人还发现了水的转化,并在世界上最早使用蒸汽来烹制食物。蒸笼已经是中国人最常用的器具,这种用弯木做边竹条衬底的圆形蒸笼,将食物与水隔离,高于沸水温度的蒸汽传导热量,保持了食物的完整形状。蒸的过程中,鲜味物质被保留在食物内部,营养成分也不受破坏。无论菜肴还是面点,蒸的技法给中国人的餐桌带来了原滋原味的选择。

山东章丘铁锅:铁锅的历史始于秦汉,铁质炊具良好的导热性能推动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爆炒技法。在高温中,食物性状发生改变,各种调味得以浸入。万千食材在短时间内成为美味佳肴。中国菜肴的精妙因为“炒”而独步世界。

今年八十三岁的王立芳打了一辈子铁锅,这里许多铁匠都出自他的门下。妻子王玉海儿媳高恒盘,更是得其亲传。在章丘,打铁多为夫妻搭档。章丘手工铁锅制造分十二道工序,七道热锻五道冷锻。这项工艺历史悠久,早在汉代这里便是冶铁重镇。直到今天这里仍保留传统铁锅打制技艺。

中式炒菜经常需要手持翻动,2毫米的铁板被打制成锅把一体,不仅传热均匀,而且结实耐用,能给予厨师舒适的手感。

铁锅打制工序中最重要的两道工序是打底子和打冷子。打底子要锤打出铁锅的锅型,打冷子也称冷锻,一点一点把锅锻打成镜面,能够在里面看到人脸才是合格。“三万六千锤,打少了不行啊,你要没这功夫它出不来这样的产品。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它不好看。”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大大小小十几种铁锤工具,一千度高温冶炼,三万六千次的锻打,每一次的锻打,都是对铁最有力的的历练。注入气力的同时,更赋予铁锅以生命。

手工打造的铁锅在一款清水炒鸡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没放一滴油,丝毫不沾,这一特性助力了鲁菜独有的制作方法。鲁菜经典九转大肠在熬糖上色过程中需要不断烧㸆,而铁锅的厚薄恰当,光滑紧致,在长时间熬制中,糖浆始终没有干结粘锅,食物完整美观,晶莹剔透,入口筋道,五味融合。

有生命的器物创造着有生命的饮食。章丘铁锅三万六千次捶打,获得生命的它成为创造鲁菜传奇与荣耀的舞台。

2000年前后,手工锻锅行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短短两年,几乎所有铁匠铺全部倒闭。当捶打的声音止息,衰微的也是铁匠们的生命。“机器的(成本)才十几块钱一个,拿去卖三十块钱,这个活挺辛苦,不挣钱。那时候买铁,也没有车,雇个板车,我和父亲两个人拉着,二十多里地啊去买铁。早晨起来去的时候穿着棉衣去,来的时候穿着单衣回来。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不好受啊。到了半路上,父亲跟我说,咱爷俩还没吃饭都中午了,早晨饭还没吃类,不舍得买东西吃。”

最近几年,人们又开始认识到传统铁锅的魅力,在热爱传统手工的年轻人的帮助下,王立芳和已经放弃的老师傅们又重出家门,在东平陵新址,这个曾经的汉代冶铁技术中心,人们又再次燃起炉火。“多么清心啊,一个砧子,一个锤,都在那里啥也不管,干着活多么舒坦,不后悔,干这个很好。”——王立芳老人

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厨师只有一把厨刀便独闯天涯。在食物的江湖,刀练就也见证了厨师的功夫。中国菜刀一刀多用,可剁可砍,可切可片,中国菜刀就是为中国菜专门形成的。

在千年古镇青堤,侯心无旁骛,手工打刀40年。在他眼里,一把手工菜刀制作秘诀就是安钢,淬火和磨刀。把钢砸进铁里,刀便有了无坚不摧的刃口。深井盐水阴寒沉稳,用来淬火,刀能变得外硬内韧。为了找到一块匹配的磨刀石,他上江油,下合川。寻寻觅觅后才发现,身后的山上就藏着真正的宝贝。所谓“一方水土一把刀”,靠的就是家门口这块石头吧。

三千里外的济南郊外,李士贞一家世代制刀,传承不惜。他的绝技秘而不宣,打出的刀声若龙吟,切姜如玉。

金木之间,天生比邻,砧板在中国人的厨房中,总是保持着低调。在银杏之乡,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银杏树富含油脂,加之特有的修复功能,可以抗菌,能够愈合刀痕,切割食材时不伤刀刃,不滑刀。独特的银杏砧板是当地人家心爱的宝贝。一块银杏砧板在厨房里,获得全新生命的年龄。

刀是刀工精湛的淮阳厨师的必备。历史上淮扬菜注重菜品形态,运用花刀雕刻的瓜雕被称为扬州一绝。(把西瓜雕成那样,真费功夫,几口吃完了,哈哈哈)而淮阳厨师,靠着一把菜刀就能做到前劈,中切,后斩,最见功力的就是淮扬菜翠珠鱼花中的十字花刀。每刀间距5毫米,剞刀穿过鱼肉至皮不破,整个制作只用一把刀就能完成了。剁切片剞等多种刀法,酸甜的酱汁沿着花刀的沟壑,如水行深谷,浸透鱼身,烹制后,鱼肉外脆肉嫩,甜酸适口。

中国烹饪刀法有名目的就有一百余种,仅仅是普通的炒腰花可用刀法就有十余种,可成麦穗状,蓑衣状,荔枝状,寿字状,凤尾花状等等。繁复的刀法目的在于食物的成熟与入味。完美的中式炒菜,刀工对食物的处理只是开始,对火候的把握才是烹调技艺的关键。

陕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丰富的烹饪技艺,陕菜也成为中国最古老的菜系。然而今天,花打四门这个陕菜独有的绝技正濒临失传。炒制鲜嫩的食材往往需要在短时间里飞火快炒,前后左右火焰纷飞就形象地叫做花打四门。花打四门,火候的掌握是关键。让花打四门名震天下的是陕西蓝田人李芹溪,他作为陕菜的一代宗师曾经在慈禧太后逃难西安时执掌御宴。据说当时慈溪每餐必有一道金边白菜,用的就是花打四门的技艺。历经传承,陕菜大师翟耀民接棒传至杜西峰,杜西峰生长在蓝田,这里是著名的厨师之乡。人称蓝田厨师为“勺勺客”。

在杜西峰眼里,花打四门是对于火最高超的运用,是陕菜的魂。但是今天餐饮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炉灶和热源的改变让这项承继着传统的灶台技艺的火种或将熄灭。

将白菜轻拍使之松软入味,切成四厘米的条块,点燃炉火,锅内表面温度达二百度时,将白菜放入,烹醋燎火,火随菜转,菜随瓢走,前推后翻,左摆右合,白菜向四个方位翻起,东西南北四野八荒之义蕴含其中(我类个去,一个炒白菜,如此这般的表述,真知道是该佩服,还是该批评了)飞火炒菜,花打四门,大开大合,焰势磅礴,短短几分钟,白菜被周围的火焰燎染上金色。微微的焦糊锁住了汁水,脆嫩爽口的金边白菜散发着时光的幽香,散发着时光的幽香,一道经典再次重生。

中国人在制作食物过程中选择和创造了不同的器物。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器具中,发展出繁多的烹饪技艺,烹调着美味。器,让食物有了更好的味道。除了烹饪美食必备的器具,中国饮食的多彩,还有许多来自于民间实践中的智慧,这些奇思妙想丰富了我们的食物,实现了对食物味道完整彻底的体验,成为中国饮食器具中最令人惊叹的创造。

从厨具到餐具,中国人发展出了独特的工具智慧和审美意识。

炊煮,盛食,进食,饮用,贮藏,中国人的厨房充满了我们所熟悉的器物,他们沾染着烟火,沉淀着岁月,在天长日久的使用中,这些器物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美食消散,器物永恒,无论我们是否记得,它们始终沉默而忠诚的存在着。这里有我们理想的家,曾经安放着我们理想的人生。

器物有形,无边,食器之美让食物有了一份归家的温暖。

第二集 香 难忘家乡小吃滋味

董关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亿万年前,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激烈碰撞下,塑造出中国西南边陲壮阔的自然景观。几个世纪以来,腾冲先民用扁担和马帮开辟出连接外界的崎岖古道,成功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驿站。

今天有乔迁新居的村宴,乡亲们吃的还是木翠做的稀豆粉。大家围拢在一起,守着地老天荒,度过漫长的岁月。

汕头有着最为丰美的宵夜,各类食物铺排出华丽与壮阔。鱼饭、卤味、杂咸,在无以计数的美味面前,禁不住要惊叹人生的如梦如幻。人们总是喜欢说生活在别处,但最令人难忘的滋味却永远在自己的家乡。小吃,从饮食体系中演变分化,自成一脉,这些独具品格的食物,总是令我们神往。

回坊,是西北著名的回族聚居区,唐朝时便已成形,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格局,在2.4平方公里的区域生活着4万多人,有1000多家饭馆店铺,2000余种小吃品种,每一样小吃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守着一门技艺世代传承。

“俺父亲热爱这个家庭,这是他真正一辈子的心血,俺父亲是热爱这个生意,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还是要管,因为听俺父亲话,做啥任何事情都有种踏实感,结婚,嫁女子,这碗汤成全了这个家里的一切一切。”——回坊老白水盆羊肉第四代传人白文平

小吃看似简单,却充满了饮食之道,只有真的懂得火候、食材与调味原理,了解每一个小吃背后的艰辛,才能看懂制作者从小处用心的美好。一方水土一方人,中国人一直懂得如何获取自然的馈赠,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亘古不变。一地独有的食材和烹饪方式,创造出了小吃不变的滋味,在乡音的缭绕中讲述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历史。

第三集 宴 古今各地宴席大荟萃

厦门同安封肉:同安,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城,同安封肉是闽南地区的特色食品。在同安每当人们办喜事、建新房都少不了封肉。整块的猪前腿肉,配板栗、香菇、虾米等,裹以纱布,入缸蒸熟,上桌才解开封着的纱布,所以叫做封肉。做得好的同安封肉,肉质非常嫩,将筷子插在封肉上,筷子在倒下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封肉切开。

面线:厦门人吃面线是用来唤醒早晨的,而面线的制作也需要披星戴月。面线成为闽南人主食已经有800年历史。闽南人祝寿贺喜要带面线,亲友送行吃太平面线,家中待客吃猪脚面线,如果办酒席或者孩子满月,头道菜更是用面线,代表福寿绵长。面线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情感和愿望。

在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总有文人用他们的参与和热情推动饮食文化的发展。他们聚集,品尝,以食物表达志趣与理想,称为“文会宴”。文会宴构成中国宴席文化的精粹。苏州的文雅总是在时光中时隐时现。

从典籍中搜集美食是叶放的一大爱好,甚至不计代价追求每个细节完美。譬如他研究《红楼梦》中的宴席,把其中写的最详细的一道菜,就是刘姥姥在大观园尝的“跑了味的茄子”搬到了现实中。这道菜叫“茄鲞”。

“隋唐开始,中国就出现了丰富的关于烹调的记载。元朝制作了那么多的饮食方面的制度与须知,明朝是个高潮,高濂的《遵生八笺》,到了清,有李渔的《闲情偶寄》,有《随园食单》。食单是把审美智慧变成了一种烹饪的品味。工匠在创造历史,文人记录了历史,他们让普通的变得精巧,很无趣的变得有趣。所以,很早就有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做一个诠释文人的、文人荟萃的文会宴呢。”——叶放

毗邻苏州的太湖水域出产太湖鱼中之冠花鲈。许多食单都提到过它,太湖花鲈成名在一千七百年前,西晋文学家张翰不满权贵争斗,推说思念家乡的花鲈,为此弃官,返回千里外的故里。这个“莼鲈之思”的故事成了历代文人洁身自好的精神寄托。

玲珑牡丹鲊和金齑玉脍:它们从隋唐开始盛行,一直到近现代才消失。鲊在古代是靠米饭发酵带动鱼肉入味,而脍是鱼切成薄片蘸料。据说鲊和脍传到日本后,成为寿司和鱼生的起源。由于金齑玉脍有更丰富的象征,叶放决定在宴席中作为礼物分享给朋友们。黄橙切丝裹入鱼肉,可以去腥增香,养殖鲈鱼需稍加过油,再配以煨过高汤的南瓜蓉。金齑玉脍最早记录在北魏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一道千古名菜从典籍中醒来。孔子说,脍不厌细,金齑玉脍果然有精细的味觉体验,

雪霞羹:芙蓉花准备入宴,花必须采集当令开得最艳的木芙蓉,两个小时内送入厨房,摘瓣清洗,入汤焯七分,与豆腐同煮后犹如雪后晴天的红霞,又称“雪霞羹”。(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好吃,呵呵)

在平江,宗祠文化的存在历史悠久又普遍,平江地处湘鄂赣交界,偏僻的地缘和闭塞的交通千百年来成为避难人群的迁移藏身之所。来的人基于安全感和认同感,又同宗同姓地居住在一起,而传统礼节也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情席:以十大碗为基础的平江情席,独具特色,不仅体现在大碗的气势,菜必需做足功夫,更体现在菜品以外的文化礼节上。一招一式既要有传统又得体面。礼节的意义就在于乡邻间表达彼此的情感。

十大碗的部分菜要提前做,第一道炸肉其实是用面粉油炸,只是外形像炸肉。据说这是饥馑年代自嘲的叫法。面团解决了外形相似,还需口感。用什锦炒菜覆盖,面团浸透菜香,比吃肉的心情还好。叫肉的不是肉,可甜的恰恰是肉,红烧加蜜丸,肉中混了甜饼,还要加蜜糖,盛到碗里居然是甜蜜的肉香。十大碗看似不修边幅,其实是先人们留下的聪明才智。

第四集 养 食疗并用的中华药膳

春天的时候,湖南安仁的人们,祀神祈谷,赶场交易,吃药下田,陈赞文平时采集山野草药,以草药帮人治病疗伤。每年此时,他的亲友和徒弟们都会聚在一起,做草药炖猪脚吃。到了夏天,江南一带流传着用南烛叶制作乌米饭来补益脾肾,安神祛风,乌发驻颜。夏秋之际,在浙江平阳和苍南,人们习惯去采集十样白等中草药,吃草药炖鸭,消除暑热湿气,滋润秋燥。菊花盛开的秋天,采菊花、吃菊花,喝菊花茶,对江西婺源的人们来说,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冬天一到,绍兴的酒厂就开始投料酿造,黄酒活血祛寒。这些都是居住在各地的人们补益养生的重要食料。

中国拥有极其古老的综合性营养学,很多食物被食用,很多农作物被栽培,就是因为他们的药用和营养价值。人们烹制使用的目的,不是风味,而是补养身心。中医药和中国饮食药食同源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生活。

几个月前,露丽亚用五汁膏治好了儿子的咳嗽。五汁膏的制作,以生姜汁、牛奶、蜂蜜和白萝卜汁,以及雪梨汁严谨地讲究配比、火候,再慢熬成膏后,到达能够滴水成珠的程度。再静置冷凝成合宜的状态,对于改善胸闷气短,干咳少痰,肺热咳嗽,具有一定的功效。

枣泥山药糕是露丽亚学到的另一道食养良方。将山药水泡去涎,削制成泥;将枣去核蒸制处理为枣泥。用枣泥为馅,并以花模压制成型,做来简易便利。红枣补脾生血,山药健脾益肾,糕品味道清甜,甘能入脾,易于消化,也是自古流传已久的病中滋补品。

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就说过,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直到今天,当中国人染患疾病之后,改变饮食内容,通常是要做的第一件事。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万物相互联系,人体是宇宙中的一个微观世界,从人体到宇宙都是由气来提供能量。简单了说,在食养领域,这种能量就是抽象的生命力,以不同形式存在于食物之中。

浙江仙居是传统道家养生之地……将食物从性味上加以辨别,认知每一样食物与人体的对应,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养心安神。这些艰涩的术语里有古人对宇宙和自身的理解。枸杞羊肉,羊肉性温味甘,归脾肾,枸杞性甘平,归肝肾经,配伍之后,七情和合,功能益气补虚,温肾暖脾。猪肚鸡益气养胃,百合莲子健脾润肺,除烦安神,养心助眠。貌不惊人的艾叶豆腐,极可能是一位高人按照地方特性和时节灾病所配伍出来的一道食养良方。豆腐甘寒能清热,艾叶苦温能除湿。在湿热的仙居夏秋之际,食用艾叶豆腐,能够扶阳利湿,解热祛暑,照顾百姓健康。

土灶大锅的使用,让食物以蒸炖为主,目的就在保有食物元气,让食物更有生命力。

岭南暑盛湿重,这里的人们也有饮食上的应对之道。古人认为,湿热的气候水土,不利于气的流动,气滞血瘀,生命力会降低。如果能选用合适的食养之道,即能有助于培养人体正气,运行气血,活化机能。

响螺片椰肉猪骨汤:响螺片、椰肉、猪骨都是寒凉之物,配以带皮姜块、陈皮一起煲汤,在湿热的环境能清甜滋润,滋阴润肺。响螺片提前半天泡发,符合传统炮制观念中的水制,能去除微生物和杂质,瘦肉煲汤容易干而柴,要带骨髓才滋润。生姜能温暖脾胃,散寒祛湿,对广州的人们有益。水开后加入猪骨,姜块,响螺片,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后,加入椰肉陈皮再煲十五分钟,陈皮是轻药,椰肉清香,这两味此时放入才有功效,否则会挥发掉。煲出的汤色清而白,特别适合在夏秋季节喝,响螺片猪骨汤特别能够生津止渴,解暑滋阴。

新的一年里,他们(郑阳阳等外国留学生)学成毕业之后将回到自己的国家和地区,传统的食养文化也将因为像他们一样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开始新的发展和传续。用食物来实现疗愈和养生,在人类的历史上,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追求固本培元,养正攻邪,方便易得,以日常手段强身去痛的基础理念来构筑出我们的现代食养体系。古老的传承里仍有着我们尚未知道的价值。

第五集 食 用美食传递人间温暖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往往附带有独特的价值观,千百年来,食甚至成了中国人体悟世界的方式,我们用饮食借指生活,我们尝试,我们分享,我们趣味,抑或我们吃苦,饮食与生活的界限模糊而又圆融,不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如果一个中国人跟你说起对食物的敬重与虔诚,他往往说的是他的生活。

中国人的生活是有温度的,中国人的命运更是有味道的,酸甜苦辣咸,从来不仅仅是舌尖上的那一份触感,更是对生活的投射和体悟。我们从来不愿分清饮食与人生的界限,就像二者生来就该圆融贯通,百味杂陈。命运的盛宴不期而遇,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尝试与回味。

老凡的女儿在大连定居,妻子去帮忙照看外孙,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他倒也不寂寞,看看书,写写文章,下下厨房,凭记忆还原苏州味道,成了他的一项使命。

吃螃蟹要双手并用,吃相很狼狈,所以这是一,二大家一吃螃蟹整个饭局就冷场了,大家全部心思都在剥蟹上面了,所以在正规场合,苏州是不上螃蟹的。

熬蟹油一定要用猪油,因为猪油的密度比较高,然后靠着那个猪油的封存,以前没冰箱的时候,熬好的蟹油能放一两个月。蟹油是苏州味道的源头之一,鲜香交融,唇齿绵延,构成了它独具一格的味觉体验。一些经典的菜肴离不开这画龙点睛的一笔。

老凡的菜是从书房里端出来的,文人做菜,精致。美食与亲朋从来相得益彰,过往的传统在这座庭院中又鲜活起来,在寻找曾经的苏州味道的过程中,老凡也找到了面对这个急速变化时代的自处之道。庭院方丈之间,食物成了他的表达方式,出离而又入世。他执着地使用最传统的技法制作苏帮菜,坦然地接受并静观那些变与不变。

而林炯一位年轻的苏州人,对苏州味道怀着同样的焦虑。他选择了向未来寻找解决之道。为了给小朋友的味蕾增加一点苏州血统,林炯从幼儿园入手派遣经验丰富的厨师,向孩子们普及松鼠鳜鱼的做法。

松鼠鳜鱼的口味是酸酸甜甜的,又是油炸过的,口味会比较香,小朋友会比较喜欢这个味道,我希望这些小朋友的话,能够把本土的味道在自己的记忆当中,味蕾当中,能够有一点点的这样的传承吧。让他们从小知道,苏州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犹如摔出的面,孙竹青有自己的筋骨,宁可亏钱也不亏心,坚持用最传统的方式,做一碗有良心的面。我们现在一家三代白忙活,就是为了在这儿竖这个口碑,打这个市场,推广这个面。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慢慢的,就像我们农村人说的一样,慢慢养客,慢慢的。

香橼以前是大理国的一个贡品,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只要你不摘它,每年它都会慢慢地变大,到冬季它会变黄,到了春季以后又会返绿,周而复始的。

苦苦支撑的几年里,肖军也没有选择接待旅游团队的方式,他坚守纳西菜肴,固执于口碑,甚至做好了随时歇业的打算。终于,互联网大潮来了,很大一部分客人,他们说是从网络上找到我们家的。

作为纳西人,肖军也感受到旅游业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纳西族孩子已经不讲纳西语。而对本民族的美食,更多的家庭也开始遗忘。作为丽江市非遗传人,纳西饮食文化研究会会长,肖军决定自己有责任做些什么。

扣扣的生活远不如她的博客般活色生香。她是一个被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这种病例非常罕见。对扣扣来说,命运之手犹如在戏弄她,而她能做的抗争仅仅只有美食与笑对。这个病是无法治愈的,可能这一生都要吃药、打针。

“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我的孩子,我也要健康的活着,这是我的动力。”(扣扣哽咽了。)(人们似乎都不喜欢弱者,不喜欢眼泪。一个积极生活的人,一个每天为家人精心准备356天不重样早餐的人,其实挺棒的。但是就因为哭泣,软弱的流露,被一些键盘侠攻击。问她花了多少钱给央视才上了节目,还那么占了那么长时间,哭给谁看。。。我呢,觉得她其实挺值得佩服的,也许因为生病,让她意识到了生命的有限性和宝贵,让她更加珍惜生活,更有勇气活出自我,更有勇气去挑战一些原本不敢做的事。自己不坚强,软弱给谁看。加油扣扣,让生活更精彩,不枉走一遭。)

第六集 酥 奉上一桌点心盛宴

在稻谷熟了千年的田边,仪式正在举行——上梁。俗话说,一家不可无主,一屋不可无梁。梁,挑起了人字形的屋脊,人得以在天地间安住。“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万里红。抛梁抛到南,南边有个活财神。抛梁抛到西,福禄寿星笑眯眯。抛梁抛到北,金子银子堆满老本家的屋。”仪式的最后是把献给天地的供品分享给大家,抛上梁糕。六十六只兴隆馒头,八十八对定胜糕,从空中抛下,成为乡亲们争抢的好彩头。“糕”与“高”同音,抢到糕意味着生活蒸蒸日上,寓意吉祥。用食物来传情达意,点心,中国人饮食生活中最为温情的部分。

雕刻着这些点心模子上的吉祥图案,记载着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对吉祥的渴望,对传宗接代的重视,对福寿康宁的期盼。北方的小麦,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构成了精巧别致的中国点心。它们与历史相连,与民俗相通,酥酥软软的点心里寄托着中国人独特的心思。

传说中,西王母种仙桃,三千年一熟,人吃了能长寿。到了宋代,寿桃从神话演变成给老人祝寿的贺礼,隐喻福寿瑞祥。郭秀青做的大寿桃是山东地区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传统样式。“60大寿以上才能定这个大寿桃,大寿桃代表老人,这八个小寿桃代表孩子们,放两个宝葫芦,这是家里两个老人都在,把老人当成宝贝包在中间”——郭秀青

在山东民间,很多面点人民都叫做“大馒头”。大,意味着重要,饱含着深意。直白的称呼里有着最质朴的情感。山东大馒头用料以麦面为主,造型朴拙,是中国面点北方流派的一个别致体现。

大馒头不仅带给了郭秀青一家生计,也带给了她一个朴实的丈夫。“当初那个,那时候有个城乡差别,他那个时候他是属于市区,俺那边就属于崂山区,属于农村。他们有时候经常开玩笑,你怎么找个农村媳妇,哎呦,她家大馒头好吃,他说的,呵呵哈。”——郭秀青。“目的不是为馒头是为人去的。去的时候正赶上她家做馒头,赶上了以后刚出锅的就顺便尝了尝,所以就是,呵呵呵呵”——郭秀青丈夫。“定亲的时候应该他拿大馒头,他拿大馒头吧结果他来跟我商量,说你快做了以后拿俺家去吧”——郭秀青,“呵呵,连馒头连媳妇儿都一块娶家里去了。”——郭秀青丈夫。

在当地,逢年过节或者有大小喜事,乡亲们都会用大馒头作为吉祥如意的礼物走亲访友。

小麦原产自西亚,大约4500至5000年前进入中国的北方地区,但是在唐代以前,中国人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勉强用小麦充饥。千年来养成的蒸煮传统,在小麦进入中国之后最初的做法就是整粒蒸,整粒煮,这种古老的食用方法,今天已经很陌生了。战国时期石磨的发明使小麦的精细化处理成为可能。石磨像一个时钟的表盘,把小麦带入了中国人生命的时光。从粒食到粉食碾磨之后的口感大为改观,昔日备受冷落的小麦摇身一变,终于浓墨重彩登上中国人的餐桌。今天,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人生重要阶段的见证者。红布包裹着用面塑造出来的心意,有了童年的味道,爱的味道,团圆的味道,作为最吉祥的礼物,成为人们在喜庆中最隆重的祝福。(这么大的馒头,只有大家庭才能吃得完吧,冰箱里都不好放。)

小麦传入中国最先在北方普及,与长江流域的水稻共同构成中国人的两大主食,支撑着华夏民族延续至今。

贵妃饼传说源自唐代宫廷,据说这几个红点就来自于嫔妃额头上的花饰。洁白,圆润,如明月,与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观结合在一起,就有了贵妃饼这个名字。

宫廷沙琪玛强调口感扎实,用鸡蛋和面整个制作过程一滴水都没有。用鸡蛋和面,切成小条,炸完后用蜂蜜熬制的糖浆将其裹住,使之互相纠缠在一起。再撒上枸杞、芝麻、葡萄干。走出宫外的宫廷点心不仅成了老百姓喜爱的食物,更是人情往来的馈赠佳品。

卷曲的柿子蒂,橙子和柠檬粗糙的纹理,香梨表面红黄两色的渐变,甚至连果蒂里都带着白芯,独具匠心造型逼真的面果震撼了很多人。色香味形,最重要的还是口味,别看都是面做的,你看到的是什么水果,吃起来就是什么味儿,也是面果的一个绝技。

小小面点大有天地。到了南方,面点的精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食材也悄然发生了改变。长江水系的下游,湖泊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恣意生长的水稻是这里的主要食物。在数千年历史的发展中,中国人首先学会将野生稻驯化栽培,进而培育出更多品种。接着又掌握了舂米、磨粉的技术,创造出难以数计的米食,成为饮食文明中重要的部分。重阳糕就是其中之一。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家有着一百九十九年历史的苏州糕团店,在重阳节到来前,每天姚做出十吨重阳糕才能保证老百姓的需求。

秋来多节,重阳是尾。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日月皆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节敬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有登高,高寿的意思,寓意百事皆高,重阳糕因此被人们喜爱。

软软糯糯的糕团带着糯米特有的香味,和江南水乡融合在一起。如果说北方的点心是官礼茶食,那么南方则是嘉湖细点。

第七集 四季

天地万物,随四季更替,中国的农事劳动,也依循着大自然的韵律。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作和生活的一套独特系统,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生活智慧的体现。时至今日,中国人持续以节气饮食安顿身心健康,顺天应时,在大地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生不息。

第八集 合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交流、多民族融合、东西交汇……独特的历史演进,始终是饮食文化融合与流变的重要推动力。人的迁徙带来食物的更新,展现出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当今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世界的空前巨变。餐桌上新的变化,同样是时代潮流的印证。本集聚焦中国人口迁移,探讨其如何影响着当今国人的饮食习惯。这些食物,又在以何种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口味和性情。